首页>奇妙的民间故事 > 叩桌谢礼的由来

叩桌谢礼的由来

目录

叩手礼是从古代的叩头礼演变简化而来的。

方法是将一只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略微弯曲,指尖捏合在一起,轻轻叩打桌面几下,即代表古代最隆重的“三跪九叩首”

之礼。

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不免要说到一个典故。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天,路经松江,他带了几个太监微服来到“醉白池”

游玩。

见那里有一家茶馆,就坐下来歇脚。

茶房端上几只碗来,随后站在数步远的地方,拎起大铜壶朝碗里倒茶。

只见一条白练从天而降,茶水不偏不倚,滴水不洒,均匀地冲进碗里。

乾隆皇帝看得惊奇,禁不住上前要过铜壶,学着茶房的样子,朝其余几只碗里倒去。

太监们见皇帝给自己倒茶,吓得魂都没了,想跪下叩头,山呼“万岁”

,又恐暴露了皇帝的身份,遭杀身之祸,一急之下,灵机一动纷纷屈起手指,“笃笃笃……”

不停地在桌上叩击。

事后,乾隆皇帝不解地问太监:“汝等何故以指叩桌?”

太监们齐声答道:“万岁给奴才倒茶,万不敢当,以手叩桌,乃代叩头致谢也。”

以“手”

代“首”

,二者同音,这样,“叩首”

为“叩手”

所代,三个指头弯曲即表示“三跪”

,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

,这种做法被皇帝采纳,而且逐渐在民间推广,至今还有不少地方和港澳地区行此礼,每当主人倒茶之际,客人即以叩手礼表示感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