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不是战败国应该能提的事。
没办法。
辽宋之间除了岁币以外,其实也还有别的互相赠礼。比如辽国与宋国皇帝、太后过生日。
沉吟许久之后,范仲淹说道:“但增币之事,就不要再提了。当年澶州之战,我们大败辽军,击杀你们辽国大将,却换了一纸澶渊之盟,已是国耻,此番再胜利,又增币这么多,跟官家怎么交代,跟百姓怎么交代?”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乃是张俭本人。
其中光接待辽国使者的费用就达到两到四万贯,然后向皇帝、太后送礼,基本上都维持在十到二十万贯之间。
虽然不如宋国直接给绢布、金银铜钱那么大方,但林林总总算下来,其实也是价值不菲,并没有完全就是宋国给辽国厚礼,辽国打发叫花子一样给宋国薄利,否则宋国颜面上也挂不住。
张俭正锋相对道:“何况此战我们也不是没有胜算,从前年你们与元昊交战,再到今年与我们交战,你们的手榴弹还有几颗?你们的火炮就真的能挡得住几十万大军吗?”
“大辽南下,元昊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此时你们西北军精锐抽调到了河南,你们就真的能全力防守得住我们与元昊一起殊死相搏吗?”
范仲淹又问:“恐怕相持不过数月,辽国就要自行崩溃了。”
范仲淹深呼了一口气,随后端起茶杯,喝茶掩饰自己的尴尬。
所以面对这样丧权辱国的事情,范仲淹是万万不敢答应,免得赵骏来戳他的脊梁骨。
“我知道辽国有这样的兵力,但辽国还有支撑起五十万大军的国力吗?”
再功高盖主,盖得过赵骏?
只要赵骏一天在,赵祯就绝不可能猜忌他。
张俭疑惑。
所以若是辽国进攻,宋国防守,火器优势展露无遗。要是辽国防守,宋国进攻。双方依旧要回到原点,且在攻城战中,辽国骑兵还可能进行侧翼骚扰突袭,战事不确定性太大。
因而于情于理,还是能够得到范仲淹的尊重。
“多谢相公好意,无功不受禄,老夫心领了。”
总归还是有些不怕死的,舍不得家中的财产,继续留下来的人。
若以为此战辽国损失的大部分都是属国、属部落,主力精锐皮室军伤亡不大,更利于辽国统治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话直接都给范仲淹搞沉默了。
可一旦辽国惨败,又没有及时安抚住他们,那么这些部落很有可能对辽国心生怨恨,叛乱的种子就可能会萌生,到时候必然会让国内出现动荡。
人总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百姓只想要活下去,失去了国家观念,又有什么错呢?
所以大宋真没什么道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抨击他们。
范仲淹沉吟了起来,他知道张俭是在提点自己,没必要让赵祯去猜忌他。
说句实话。
严格来说宋军攻城是强项,毕竟从春秋战国时期,汉人的战争史,往往就是一部攻城史。
一时间,范仲淹陷入了两难境地。
这钱。
该不该给呢?
大家理性讨论下,该不该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