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过去,王扬的思绪没有任何进展,想要发明动词并不难,难就难在怎么让众人理解。
他有过几个尝试,刚画出来他就自己擦掉了,自己都觉得不好理解。
动词,什么是动词,就是代表动作的词语,动作是动态的,可图画是静态的呀,要怎么把一个动作,变成一幅很简单很简单的图画呢?
如果有了动词,那造起句子就好办多了。
举个例子,我吃西红柿。
我是名词,吃是动词,西红柿还是名词。
这是一句很简短的话,单纯的名词和动词组成,至于什么该死的语法就不用管它了。
而形容词和名词也可以组成一句简短的句子,
西红柿很漂亮。
西红柿是名词,很漂亮是形容词。
那动词和形容词能不能组成一个简短的句子?也能!
这一拳很帅。
这一拳是动词,有挥拳的动作,很帅是形容词。
现在部落只有名词和形容词,一般的东西可以形容,但是可以表达出的信息很少很少。
但是一旦多了一个动词,就可以构成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多个句式。
可以表达出的东西就会无比丰富,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
我吃了很漂亮的西红柿。
你看,多好。
大部分的交流,基本上就是用到这三个词组,可以看出,如果能创造出动词,那么造句子,写文章,就指日可待。
之后象形文字代替绘画,自然只是时间的问题。
正因为动词的出现将是部落的重要转变。所以他根本就马虎不得,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他非常怀疑贸然推出动词,会出现上一次的交流断层。
并且更加的严重。因为绘画中的元素,也是这些东西,动词再一加入,绘画的信息量被三种词组掩盖,能读出的东西肯定不多。
他得想想怎么过渡,如果能找到好办法,自然是事半功倍,加快众人接受的能力。
除非他能让众人一学会动词,就神奇般的直接造句。
另一件事,榨汁的事情也挺无言的。王扬发现,现在最适合部落情况的大规模榨汁办法,就是石碾。
石碾是个好东西啊,磨豆浆什么的都靠它,不需要什么劳动力。只要拉一头牛来拉石碾,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
他们有牛,有很多牛,不怕没动物来拉,可问题是,在没有金属道具的帮助下,想制作一个石碾。难比登天。
可是如果有金属了,为什么还要用石碾?
他发现自己的思绪有些乱,时不时转过头看看稀树草原那边,会不会扬起一地尘嚣。
他觉得自己很滑稽,为啥老是看那边?恩,看来是了。自己果然还是放不下那群该死的“巨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