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心里反复盘算着此事,开始思索着到底该如何入手。
平日里自然要认真做事尽力表现,给沈氏留下好印象来。这不必去说,锦绣做事向来人人满意。
当然,这个只能算是基本条件。要想升到二等丫鬟,这还远远不够。
更重要的是,得找到人在沈氏面前说她的好话,为她造势。
去年,锦绣为了能到沈氏的院子里来,特地去找了挽瑜去跟岳婆子说话。总算如愿以偿。现在又该去找谁呢?
再去找挽瑜?
锦绣立马否决了这一个想法。
挽瑜毕竟真是制衣房里的一个教习,虽说能在岳婆子面前说的上话,毕竟力量有限,伸不到夫人的院子里来。
而且,从三等丫鬟升到二等丫鬟大多是主子们说了算,岳婆子看似负责此事,决定权并不在她手上,找了她也没用。还是另想他法吧!
方婆子倒是一直喜欢自己,可惜方婆子做采买一职时间不算长,暂时没多少力量,也用不上。
绿柳倒是常来和夫人聊天,可细细研究起来,她也不算沈氏的心腹。
朱嬷嬷和如玉才是能影响夫人决定的人……
想明白这些之后,锦绣打定主意要多和如玉套近乎。
至于朱嬷嬷那里,光靠着一张嘴可不行,得有点像样的拿的出手的东西才能打动这种精明世故的管事嬷嬷。说来说去,还是得有钱才好办事啊!
一提到钱,锦绣底气就不算足了。
那个储钱的陶罐子一直跟着锦绣到了这个院子里,每到发月钱的日子,就满当当的。可隔上三两个月回家一趟,罐子就空了。
月钱是翻了倍,还有了些许小小的额外收入,譬如逢年过节或是喜事的时候总会有红包之类的。按理来说比以前宽裕多了。可锦绣仍然没有什么积蓄私房。
主要的原因就是把钱都拿回家里补贴家用了。还有就是,现在的花费也比以前多的多。
丫鬟们之间每逢喜事了,互相会送些礼物什么的,这都需要花钱。就像素秋升迁如梦出嫁这类的,还得包一个红包送过去。
包的太少了吧,过意不去。包的多吧,荷包又承受不了。最后只好看看素娥她们包了多少,锦绣也跟着包了个同样数目的,给出去的时候心都在痛。整整一百文钱啊,她得攒上好久好久……
古来今往这种人情来往都是个不小的负担啊!
好在这种事情不常有,半年也就这么两次。若是再多来几次,锦绣就要勒紧腰带过日子了。
如今好姐妹都分散到了各个院子里做事,也没了机会聚拢到一起去后门那里买东西了。倒是少了一些开销。
要不,把拿回家的钱压缩一点?
没到两秒钟,锦绣就将这一个想法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不可以,再怎么样也不可以断了对家里的补贴。光靠着丽娘做绣活和金大恒教学生赚钱最多只够温饱。若是想改善生活让家中的日子慢慢好过起来,她才是那个真正出力的人。
既然她已经代替原来的锦绣活在这个时代,那么锦绣该负担的她一样都不会推托。
看来,只好想法子去赚点外快了。
锦绣琢磨了几日,寻了空就去找了挽瑜,显示闲聊了几句。然后说话中不经意的透露出这种想法来。
挽瑜一听就知道锦绣的来意了,笑着用手指轻点了锦绣的额头一下:&ldo;你这丫头,跟我说话也耍心眼。直说就是了。&rdo;
锦绣一点也不害臊,嘻嘻笑道:&ldo;我在这里无依无靠的,有事不来找挽瑜姐姐又能去找谁?挽瑜姐姐就是我的亲姐姐啊!&rdo;
挽瑜被锦绣逗的咯咯直笑,疼爱的将锦绣的手攥在手中。
两人相处的时间远不如以前多,可是感情反而更加的深厚。每隔几日,锦绣就寻个空过来看看挽瑜,和她聊聊天说说话。
挽瑜也没停了对锦绣的教导,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会的东西都教给锦绣。锦绣打心眼里尊敬挽瑜信赖挽瑜,这种亦师亦友的感情渐渐的深厚。
&ldo;你来找我算是找对了。&rdo;挽瑜笑吟吟的说道:&ldo;我时常会从外面的绣庄里接些绣活回来,赚些脂粉钱不成问题。你的手艺如今也很过的去了,若是想赚钱的话,我可以替你联系联系。&rdo;
绣娘们接私活是常事,就算崔婆子对这些事情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只要把制衣房里交代的事情都做完就行了。闲暇时间各人做什么她也不好多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