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丞在正月初一清晨观测到了日偏食,京城百姓们纷纷议论起来。
刘言宜裹紧了身上的狐裘,站在畅音阁的窗前,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出神。
昨夜观星,紫微垣暗淡无光,太微垣却异常明亮,这星象让她心中隐隐不安,奈何身边没有得力的心腹,只得自己细细思量。
殿内空荡荡的,一如她平静的面容。只是殿外隐约传来的低语声,打破了这份平静。
“主子,您又站在风口上,仔细着凉。”
秀儿捧着热腾腾的姜茶走进来,眼中满是担忧。
刘言宜微微颔首,接过姜茶轻抿一口,暖意渐渐从指尖蔓延到全身。
“今日太医院竟无人来请平安脉?”
秀儿闻言,面上露出一丝不满。
“可不是嘛!往常初一十五,太医都会来给您诊脉的,今日都这个时辰了,还不见人影。”
刘言宜垂眸看着手中的姜茶,沉吟片刻。
“不急,许是太医院那边忙得紧。”
秀儿嘟囔道。
“哪有这样巧的?往年这个时候,太医早就来了。今年却……”
她突然想到什么,猛地抬头看向刘言宜。
“主子,会不会是……”
刘言宜轻轻摇头,示意她噤声。
“别瞎说。”
翌日,秀儿跌跌撞撞冲进来。
“太医院传出消息,太后娘娘晨起咳血,如今昏迷不醒!”
刘言宜手中的茶盏猛地一颤,茶水溅出,她却顾不上许多,立刻起身。
“消息可属实?!”
秀儿气喘吁吁。
“奴婢亲眼所见,太后娘娘的寝殿里里外外都守着人,听说皇上也在!娘娘们都在往长信殿赶呢!”
刘言宜匆匆赶到长信殿时,太后寝殿外已是人影绰绰。她心中一紧,抬脚便要往里走,却被门口的小内侍拦了下来。
那小内侍虽然年纪不大,却十分机灵,一眼就认出了刘言宜。他躬身行礼,赔笑道。
“见过琼主,太后娘娘身子不适,如今御医正在施针,怕是不便见人。”
刘言宜被拦在殿外,只见太医们神色凝重地进进出出。她踮起脚尖张望,隐约瞧见一抹明黄色身影立在太后榻前,是皇上亲自在侍疾。
“琼主请回吧。”
守门的小内侍低声道。
“皇后娘娘有令,除三品以上嫔妃外,其余人等不得入内惊扰太后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