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等到后面就轻松多了,毕竟这时候还没有人敢挑战上天!
四月初,第一家义学分院在长安县落成。长安县乃人口大县,建造的长安县义学分院可容纳一千学子。
短短半个月内,从报名到入学,全都顺利完成。
期间,尚锦印刷坊通过大雍快运运去整整十辆马车,将近五千册书卷。
每一个报名得以如义学的孩子都拿到了自己的启蒙书卷。
《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
全都散发着新鲜的墨香。
更是把分院里面空荡荡的藏书阁给堆满了下到稚童上到夫子都能够用到是书卷。
天文地理,水利农经,无所不包!
这么庞大的一批书卷几乎是举朝震撼!
接着是第二座义学,第三座义学·····
文武百官和大雍百姓们:“······”
震撼着震撼着就淡定了!
义学分院已经能顺利运行,能交代的也都交代下去后,卫晞就把大雍义学的管理全权交给了温久铭和常月凝,她自己就跟之前琉璃坊一样,没有再多过问了。
而是把更多的心力放在了军事学院的督建上。
军事学院落在秦川脚下,占地甚至是比尚京义学还要大几倍,几乎等同于桃源镇的全部面积。
其内分为侦查兵军事分院,主要培养行军斥候,刺探军情,潜行,甚至是深入敌后。
步兵分院,主要培养步兵,战阵,刀法。
骑兵分院,主要培养骑兵,同样是战阵,枪法,千里奔袭。
军师分院,主要培养行军军师,统筹全局,制定计划,运筹帷幄。
后勤分院,主要培养负责全军后勤粮草辎重的后勤兵士。
医兵分院,主要培养部分略懂医术同时又有治疗外伤天赋的兵士,无伤能打仗,有伤能为自己和同伴治疗。
几大分院互相之间的培养方向不同,但日常的训练又在一起。
且无论是哪个分院,全都要学认字念书,哪怕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
最开始军事学院的学生全都是从各大军营驻军里面抽调过来的正规兵丁,按照他们的天赋分到各大分院里面着重按照天赋来培养。
到后面便是招收普通人家的子弟,只要年满十五岁便可报名,通过体力和天赋双重考核后,便能成为军事学院的预备兵士,顺利毕业后,会被分派到各处军营服役三年。
且若能顺利进入军事学院,不用花费任何银钱,朝廷还会每月给学生的家人发放少许月银。
种种措施已经宣传,那些已经年满十五岁,又觉得进义学念书有些晚了从而犹豫不决的少年纷纷报名,着实从义学分院那里抢走了不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