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见他笑了,更来劲了,比划道:&ldo;刘邦的独门剑法一来……我挡……再杀……&rdo;
俩人就开始讨论如何对付刘邦的必杀技。
……
石虎与几位大臣作出决定,命令公卿大臣们上书,请求立十一皇子为太子。
大司农不肯在上书上签名。
石虎派人去询问原因,大司农叩头拜首回答道:&ldo;长幼有序,治理天下这样的重任,不应该选择年幼的皇子,所以我不敢签名。&rdo;
那人将这话转告了石虎。
石虎听闻后,赞道:&ldo;大司农确实是忠臣,然而却没有领会朕的用意;你们却深知朕的意思。&rdo;
于是便确立十一皇子为太子,封刘昭仪为皇后。
太子之位空虚月余,终于有了定论。
此举无人敢异议,有人心中不服,也不敢说。
……
深夜,慕容恪悄悄与冉闵商量:&ldo;十一皇子年仅10岁,难撑大局。&rdo;
冉闵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很淡然地说:&ldo;长幼不分会加巨分裂势态,变局一触即发……&rdo;
慕容恪轻叹口气,想了想,道:&ldo;所以长兄逝去后,父王立二哥为世子,即使我的功绩再高,也不可能与二哥相争,因为长幼有序。&rdo;
冉闵看了他一眼:&ldo;……&rdo;
慕容恪又道:&ldo;我的父王受汉化影响很深,我族两代数十年来,接受汉字汉书训诫,不食两腿羊,还按照汉人传统以长幼有序来立储。因为父王认为,汉人立长不立幼的传统,才是平稳过渡政权的最好办法。皇叔不一样,立太子由着性子来,任意立储的结果,长兄妒忌造反是顷刻之间的事。&rdo;
冉闵沉默良久,问他:&ldo;今日听闻另一则大消息,你大燕国近日朝堂生变,前王后病逝,你就不想乘乱回去重掌兵权吗!?&rdo;
慕容恪笑了笑,靠近他:&ldo;闵弟的消息很灵通嘛!我昨日刚接到五弟的消息,闵弟今日就听说了。&rdo;又道:&ldo;我才不回去,当初是她解我兵权,不但如此,她还得罪了我的其他兄弟。现在她死了,朝中乱成一锅粥,要我回去收拾烂摊子,我才没这么傻!我要等王兄亲自下诏迎接我回去。否则没有一点诚意,我回去就抬不起头了……&rdo;
冉闵也不好插手大燕国的内务,听到慕容恪自己有主意,就不再提这事了。
随即翻身压过去,调笑道:&ldo;既然你暂时不回大燕国,那咱们抓紧时间,多快活快活……&rdo;
慕容恪无语了,正在谈论时局,冉闵的兴趣可以随时来。
当下就抛开正经的话题,俩人就开始笑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