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八十年代国货群…… > 第120章(第2页)

第120章(第2页)

远的不说,像一些大型服装厂会接到国外的加工订单,这种情况就得配备翻译了,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看见翻译的身影,大家默认翻译都是精英,像周总理,精通多国语言,令人敬仰。

黄爱国媳妇拍拍手:“这些大道理我不懂,快到了去医院复查的时间,咱们走吧。”

黄爱国扶着媳妇去医院,唐兰抱着书本回了小白楼,年后恢复生产,厂区又恢复了以前的热闹。

业务部年后还有人没来上班,吕大姐回了婆家,说是婆婆生病,所以要晚几天来,还有祝明友,去了云南探亲,来不及赶回来。

孙主管给大家开了一个动员会,就怕大伙年后懈怠工作,把舒心的假期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孙主管在上面慷慨激昂,杨琴递给唐兰一个纸包:“唐兰姐,给你红糖块,可以泡热水,里面加几颗红枣更好,补血的。”

唐兰撕开了纸包,褐黑色的糖块,凑近闻还有甘蔗的香气,比普通的散装红糖要好上很多倍。

难道,这就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古法红糖?

所谓的古法红糖对唐兰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那段时间,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刷屏不断,整天宣传红糖的妙处,就快要包治百病了,不过唐兰后来搜了搜相关新闻,某宝上大多数都是假货。

唐兰捻了一点放入口中,糖粒缓缓地在口腔里散开,没有焦苦的味道,只留下满齿的香醇。

唐兰抓住杨琴的胳膊:“这红糖你是哪里来的?”

八十年代的红糖供应比前些年要宽松一些,要是搁在六十年代,红糖简直成了奢侈品,供应少不说,还经常断货,普通人家一般只能买到白糖。

小孩子挑嘴不愿意吃饭,当妈的舀一小勺红糖拌在饭里,饭上沾满了糖的甜味,丝丝甜甜的味道,能顺着舌尖流进心里。红糖拌饭,也成为了很多人最美好的回忆,坐月子的孕妇,若是能吃上一碗红糖鸡蛋,简直不要太幸福了。

从去年开始,红糖的供应也渐渐敞开,唐兰猜测,是这些年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各种物资丰富,自然不必像以前那么拘紧。

可工厂发的红糖票根本买不到这么优质的糖块……

杨琴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小声和唐兰说:“这是我过年回老家,从我二姑姥家拿的,十一月前后吧,收甘蔗的季节,他们那家家户户都用土法熬糖,这么熬出来的红糖可好喝了,比供销社买的好。”

唐兰问:“这也是发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没人拿出去卖吗?”

杨琴叹了一口气:“唐兰姐你不知道,我们老家位置特别偏远,在山区呢,我进山一趟,光是走路就得三四个小时,步行,有自行车都没用,山路推车过不去!所以平时我都不怎么回去,太折腾了,你想想,山里人出来一趟多难?”

杨琴又补充了一句:“倒是有人动过卖糖块的心思,挑着扁担翻过山头拿出去卖,买的人倒是不少,能赚点零花钱,一来耗时耗力,二来耽误种地,一走就是多半天,家里的地都没时间管。”

杨琴说的有道理,对于农民来讲,种地才是主业,搞副业可以,但不能耽误种田,不然就是不务正业了。

孙主管讲完话,唐兰如临大赦,她跑出去接了一杯热水,把红糖块掰了半块放进去,糖块缓缓散开,热水变成了红褐色,唐兰喝了一口:这是她喝过的最好喝的红糖水了!

唐兰记得小时候家里人抱怨,说超市里的红糖一年不如一年好喝。

红糖……唐兰陷入了沉思。

作者有话要说:迟来的第二更,啊啊,光顾着看八卦吃瓜了……捂脸

第88章小山村

隔天杨琴又给唐兰拿了几块红糖,装在最简单的纸袋子里:“我姑姥那有挺多的,我这次回来,给我装了不少,你也知道,咱们红糖供应不多,我每个月都得肚子疼几天,离不开红糖。”

唐兰拿着红糖块,捏碎了一半,红糖渣顺着她的手滑了下去:“杨琴,如果有人大量买你姑姥村里的红糖块,会有人愿意卖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