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意味着,大唐和吐蕃,此时就像战国时期的秦国和齐国,谁也占据不到上风。
而突厥的军事强大,势力范围巨大,只是综合实力较弱,对大唐虎视眈眈,谁也不服谁。
至于高句丽、新罗还有漠北等小国。
他们虽说不敢跟大唐起直接冲突。
但是却可以仰仗各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或距离优势,时常骚扰大唐的边疆。
他们也不会轻易地服从大唐的安排。
“介于此,二位又有何高见?”李恪踱步走到案牍旁,坐上楠木椅,抿了口茶,笑道。
“殿下。”
袁天罡先开口道:“以微臣之见。”
“新罗、高句丽、百济等小国,可暂时不管,而大食、突厥,却可以尝试逐个击破。”
李恪闻言,心若所思地点点头,“有点意思,继续说下去。”
袁天罡领命,又道:“大食人生活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
“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地质贫瘠,故而粮食紧缺。”
“再者,大食国也曾经是部落联盟,直至二十年前,才出现宗教势力,形成神权君主制。”
“所以,当地人虽然生活在平原,生活习性却跟草原民族相似,流动性极大,喜爱交易。”
“据微臣近些年来对长安东、西两市中,大食商人的了解。”
“他们上至君王、皇族、王族。”
“下至黎民百姓、普通商人。”
“除了跟大唐购买粮食外,还非常喜欢大唐的手工业品和纺织品。”
“就连大唐的肉类,也深受大食王族的喜爱。在民间备受推崇。”
袁天罡总结道:“所以。”
“殿下可以通过商路,与大食结为盟友,并且在关系上,占据上风。”
李恪听完袁天罡的建议,表情平淡,眼眸清澈,心中却狂喜无比!
袁天罡牛!
身居长安,放眼天下。
而且没有故步自封,更没自恃清高、蛮横跋扈。
这等眼光,即使放到后世,也不见得低。
果然,人才无论到了哪个朝代,也会像金子一般闪闪发光。
此时的大食国,正是日后阿拉伯帝国的雏形,正处于四大哈里发时期。
【注:哈里发就是在穆汗默德逝世后,阿拉伯国家对政治领袖的称呼,相当于一国元首。】
第一任哈里发,阿布·柏克尔是麦加的一个顶级富商。
他在上任初期,雄心勃勃,军事、经济方面,均有建树。
只是……
吐蕃王朝却恰巧在偏偏这个时候发狠!
涌起一个叫钦陵卓赞的疯子,攻陷了大食无数的城池、部落,掠夺了无数的疆土和财富。
那么钦陵卓赞死后,大食就能夺回疆土了吗?
想得美……
吐蕃早就派遣了强大军队戍守边疆,正在远远不断地运送流民前往空城居住!
吐蕃王朝的行径,无疑是在打阿布·柏克尔的脸,使整个阿拉伯帝国蒙羞。
因此,白大食(大唐对阿拉伯人的统称)有意向大唐交好,加强了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