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比0横扫鹈鹕,干净利落的结果让湖人队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返回洛杉矶的包机上,弥漫着胜利后的轻松氛围。球员们互相开着玩笑,讨论着下一轮可能的对手,以及难得的几天假期该如何度过。
浓眉舒舒服服地瘫在座位上,伸了个懒腰:“噢,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这几天骨头都快散架了。”
勒布朗则没那么放松,他戴着耳机,正在平板上观看其他系列赛的录像,眉头微蹙,显然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杨白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变幻的云层,心中五味杂陈。兴奋、疲惫、满足,还有一丝……不真实感。短短一个系列赛,他的处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人问津的“太子爷”,到板凳席上的奇兵,再到决胜时刻被委以重任的关键轮换。
手机上涌入大量的消息和通知。各大体育媒体都在报道湖人横扫晋级的新闻,而他的名字,也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出现在标题和内容中。
“奇兵天降!布朗尼季后赛惊艳蜕变,攻防两端闪耀洛城!”
“从关系户到关键先生:布朗尼用强硬表现回应质疑!”
“‘秃头’欧洲步?‘发带’交叉步?盘点布朗尼·詹姆斯的迷之庆祝动作!”
看着那些略带调侃的标题和自己比赛中“犯傻”的动图,杨白哭笑不得。他知道,自己大概率是和“正常发挥”这四个字无缘了。不过,能被讨论,总比被无视要好。至少,人们开始关注他的表现,而不是仅仅因为他是勒布朗的儿子。
回到洛杉矶后,球队放了两天短假。但杨白几乎没有休息。那“曼巴精神”的碎片仿佛在他心里安装了一个永动机,让他无法忍受无所事事的空闲。
第一天,他就泡在了UCLA的训练馆里。
没有模板加持,他需要将那两个从转盘和任务中获得的神技,真正融入自己的肌肉记忆。
他站在空旷的场地上,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艾弗森的Crossover。
右手持球,沉肩,拉球,变向……
“不行!幅度不够大,节奏也太僵硬了!”他懊恼地停了下来。没有了系统模板那种“感觉”,这个动作的难度超乎想象。尤其是他目前只能用右手启动,变化单一,很容易被预判。
他又尝试练习欧洲步。
起步,变向,跨步……
“还是不对!脚步太碎了,而且变向那一下不够突然!”他再次失败,篮球脱手而出,滚到了一边。
挫败感不可避免地涌上心头。模板带来的体验是美好的,但当潮水退去,他才发现自己离真正掌握这些绝技还有多远。
“F***!”他低吼一声,狠狠一拳砸在旁边的训练器材上。
但仅仅几秒钟后,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从心底升起。他想起了科比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想起了巴特勒从首轮末逆袭的经历。
“这点困难算什么?”他眼神重新变得锐利,捡起篮球,再次投入到练习中。汗水浸透了他的训练服,肌肉因为反复的急停变向而酸痛不已,但他仿佛不知疲倦。
“重心再低一点,变向时用肩膀去欺骗对手。”菲尔·汉迪的声音突然在旁边响起。这位经验丰富的助教不知何时来到了场边,观察了他一会儿。
“还有你的欧洲步,第一步要迈得更坚决,幅度更大,才能为第二步的变向创造空间。”汉迪走上前,亲自示范了一下动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