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夫还说了……”
“你住嘴。”锦绣不等他说完,矫装怒容拍着他,“再说我就让你先爬去树上摘几颗青果子下来。”
伏修谨仍是不死心,“真的想去?”
“还说?”
“不说不说,我陪着你去。”见锦绣面容不悦,伏修谨立刻改了口。
没一会儿,锦绣有喜的消息就已传遍全府,甚至是整个县衙。临近佳节,这可谓是喜上加喜,府里一片欢腾。不等伏修谨吩咐,众人已经开始纷纷动手,给府里张灯挂彩。
到了中秋之夜,府里更是其乐融融,所有人欢聚一堂,宴饮赏月。
宴俗之后,锦绣走到门口,目光所及,满都是她最喜欢的彩灯。凝望许久,感觉到身后的动静,不等那人走近,她已先转身迫不及待地催着:“你快点,再晚可就来不及了。”
“来得及来得及。”伏修谨将袄子披在她的肩上,又牵着她,“今晚街巷酒肆,笙歌延绵,通宵达旦,几时去都来得及。”
出了府门,远远望过去,家家户户的房屋高处均已悬挂着各式各样寓意着丰收的彩灯,绚丽夺目。而灯光之下的欢声笑语越出庭院,在街巷里相遇交织,最后融于皎洁月色,飘向孟阳县的每一寸田地,每一片山野,每一条清河,为丰收而歌,也为希望而歌。
伏修谨看着锦绣脸上盈着笑意,他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锦绣扬起脸。令人心醉神迷的笑意瞬间在他的眸里漾开,直达心底,他说:“我不知道,就是觉得开心。”
锦绣也觉得开心,孟阳县的燃灯之景虽不及京城元宵灯节那般盛大,却别具一格,更火热,更有人情味儿。见景生情,她忍不住跟伏修谨说起了第一次与吴娘子一同去逛元宵灯会时的情景。说到了京城花灯的绮丽,说到了河灯长河,说到了糖人,说到了偶然救了一孩子,最后还提了一嘴在买糖人的时候遇到的孟夫人及孟少爷……
但很快,她发现伏修谨脸色越来越难看,不明所以问着:“你怎么了?”
伏修谨甚是不满地哼了一声:“如此佳节,你竟然在你夫君面前,光明正大地说起另一个男人?”
锦绣毫不掩饰鄙夷道:“都快当爹的人了,怎还这么幼稚。”
“说谁幼稚?”伏修谨轻轻捏着锦绣的脸,“我现在是很认真地生着气。”
“咦!”锦绣小手往鼻子前扇着,咯咯笑着,“怎么比青果还酸,看来以后止吐都不用酸果子了呢。”
伏修谨无奈道:“你啊,呆头呆脑想些什么,不吐不是更好?”
“那岂是我能控制的?”锦绣咂咂嘴,眼里闪着狡黠的光,“不过嘛,你要是敢气我,那可就不一定了。”
“好好好,你现在可是县里饱受好评的县令夫人,我怎敢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