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臣死罪!&rdo;陈文满脸羞愧道,&ldo;南军回营后,在营前遍布拒马铁蒺藜,且又游骑四出,使我军探子难以近前。晚上他们退兵时,也曾传出些声响,但末将想南军营帐被毁,军士寒夜露宿,有些骚动也是正常,故一时大意。直到天明,才发现南军竟已抛下营寨辎重,轻装逃了!&rdo;
听完陈文的解释,众人一阵沉默。半晌后,金忠方开口道:&ldo;其实这也不能全怪陈将军。昨日一战,南军虽有小挫,但主力犹存,其实力仍在我军之上!故而咱们谁都没想到李景隆会这么快便逃。毕竟他在郑村坝待了这么久,必是下定决心和我军决战的。至于其轻装而逃就更是出人意料了!&rdo;说到这里,金忠冷笑一声道,&ldo;二十万大军的辎重,他竟眼皮都不眨就全数抛下,这曹国公不愧是豪门出身,出手真是阔绰!&rdo;
朱棣这时候也平静下来。听得金忠的分析,他细细一想,也觉得其言有理。其实就朱棣本人,也没想到李景隆会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尽弃辎重而逃。昨晚他交待陈文时,还命他遥遥监视即可,犯不着和南军交手。而从金忠为陈文开脱这一举动,朱棣还嗅出了这么一层意思:陈文是大宁军将,刚归附燕藩未久,若因此事将其罚了,难保其不会有怨气,并连带使其他大宁军将士生出心结。眼下南军横竖是已逃了,再为此惩罚手下将领,以致将士离心可就得不偿失了。
&ldo;也罢!&rdo;朱棣大度地一挥手,对陈文微微一笑道,&ldo;逃了便逃了,世忠说得对,此事也不能全怨尔,便是本王,也有责任。尔不必为此自责!且九江虽逃,临走却还送了我燕藩一份大礼。二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够我军用一阵子了!&rdo;
陈文本以为此番过失,必会遭燕王重罚,正在提心吊胆之中。此时见燕王不追究,心中又惊又喜,忙伏地叫道:&ldo;谢王爷不责之恩!臣往后必将惕励奋发,绝不再重蹈覆辙!&rdo;
朱棣含笑摆摆手,将陈文打发去了。方掉头对金忠道:&ldo;世忠,接下来该如何做!&rdo;
金忠想想道:&ldo;九江主力既退,那想来北平城下的南军也已撤走。王爷且命各军收拾南军辎重,并遣人回北平通报世子。至于往后之事,待回北平再做商议吧!&rdo;
&ldo;也只有如此了!&rdo;朱棣点了点头。
就在朱棣为郑村坝南军的脱逃而遗憾不已时,北平却传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好消息‐‐原来李景隆退兵时太过仓促,慌乱间竟然忘了通知北平城下的胡观!燕军信使赶回北平时,发现围城的五万南军竟然仍一个不差的待在城外营垒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甫听此信,朱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后,朱棣仰天大笑。既然李景隆白白把这么一块大肥肉留给自己,那他要再不照单收下,也就太对不起这位表外甥了。当即,朱棣留下一部分人收拾战场,其余主力则悉数出动,向北平猛扑过去。
当十万燕军从天而降般出现在北平城下时,胡观差点没吓晕过去。见父王赶到,高炽也当即派兵出战。燕军内外夹击之下,南军瞬间崩溃。不到半日功夫,北平城外的南军营垒纷纷告破,大部分南军将士非死即降。在战斗的最后时刻,胡观带着万余幸存士卒摆脱燕军追击,向真定方向退去。至此,北平之战以燕军获胜宣告结束。
注释
1《明史&iddot;西域传四&iddot;天方》:&ldo;天方,古筠冲地,一名天堂,又曰默伽。&rdo;
第二章乾坤易势
一
&ldo;宣高巍上殿……&rdo;
伴随着一阵尖利的叫声,南军参军高巍迅速理了理衣冠,穿过承运门,又踏着丹陛右侧的阶梯步上丹墀,进入燕王府承运殿内。
大殿内,燕藩要员悉数到齐,分列两旁。与往常不同的是,今日殿中央的小丹墀上置了两张主座。左面椅子上坐的是眼下北平的主人‐‐燕王朱棣;而坐在朱棣身旁的,则是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
&ldo;臣高巍叩见二位大王,二位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rdo;来不及多想,高巍赶紧俯首于地,行臣子见亲王礼。
朱权毫无反应。他瞧都没瞧高巍一眼,只是垂着脑袋,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上的一柄玉如意。
&ldo;尔就是高巍?&rdo;过了好一阵,左边儿座上的朱棣发话了,只是语气十分平淡,让人摸不透心意。
&ldo;回大王话,臣便是高巍!&rdo;高巍也不知道燕王此问之意,只得顺势答道。
&ldo;高巍……&rdo;朱棣托着腮帮子,若有所思地道,&ldo;若本王没记错的话,尔文章写得不错,洪武年间做过前府左断事,后来犯事当诛。因尔昔日孝敬父母甚恭,先皇免尔不死,以旌孝道。可有此事?&rdo;
&ldo;是有此事,此乃高皇帝恩德,臣感激涕零!&rdo;高巍没料到堂堂燕王竟对自己这个小人物也如此熟悉,不假多想,忙躬身答道。
两句话问下来,朱棣语气平和,所问也都是平常之事,高巍本有些忐忑的心也稍微稳了一些。
&ldo;尔一个孝子文士,不好好在京师待着,跑到李九江军中做甚?既为南军参军,自是我燕藩之敌,尔又为何来北平求见本王?&rdo;闲话过后,朱棣总算步入了主题,言语间已带责问之意,不过语气倒不是太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