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这是何等巧妙的解读?
既尊重了那首诗,又给了主和派一个台阶下。
若能有一位震慑胡人的飞将坐镇,或许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未尝不可。
禹天帝微微颔首,看向邓元礼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
“陛下!”程开山又站了出来,大声道,“臣愿为陛下的飞将!臣愿率三万精兵,直取突厥,斩杀其酋长,挫其锐气!”
“臣也愿往!”
“末将愿为先锋!”
“请陛下降旨,让我们杀敌报国!”
一众武将站起身,纷纷请战,声势如山呼海啸,震动大殿。
禹天帝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这些武将多是沙场老将,每一个都骁勇善战,若能抽调他们组成一支精锐,突厥人岂会不惧?
他抬手止住众人的声音,目光扫过众臣,最后落在程开山身上:“程爱卿忠心可嘉,朕决意封你为征虏大将军,统领北伐大军,择日出征!”
“臣,遵旨!”程开山单膝跪地,眼中战意盎然。
“至于钱粮辎重…”禹天帝又看向户部侍郎卢正泰,“户部当全力配合,若有推诿,军法处置!”
卢正泰脸色一变,连忙叩首:“臣一定尽心尽力,保障前线将士所需!”
“所有四品以上武将,三日后在兵部会议,商讨北伐之策。其余各部,也要各司其职,全力准备!”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齐声应道。
这一系列指令下来,北伐的事情已成定局。
陈晓望着这一幕,心中既惊且怒。
他本想着一步步引导朝议,最终达成和谈的结果。
哪知陛下竟因一首诗而定了北伐大计,如今大势已去,他这个吏部侍郎的立场已然尴尬至极!
朝会结束,众臣渐次退出。
陈晓踉跄走出太和殿,额头上一层细密的冷汗,后背的官袍仿佛都被浸透了。
他堂堂吏部侍郎,朝廷重臣,居然被一个武夫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着鼻子骂了娘!
而陛下非但没有斥责程开山的无礼,反倒将他封为征虏大将军,统领北伐大军!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打脸!
更让他心惊胆战的是,这一切的源头,竟是一首少年诗作?
一首不知从何而来的诗,竟能撬动朝堂大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陈晓在心中默念着这句诗,眉头紧锁。
这诗写得确实雄浑大气,但绝不至于让陛下如此动容,甚至为此决意出兵啊!
此事必然另有隐情!
他匆匆穿过宫墙下的甬道,脑中思绪万千。
当务之急,必须立刻通知秦木会!
秦木会身为宰相,主和派的领袖,正巧这段时间回乡守孝,若他在京,今日朝议绝不至于如此一边倒。
要是让他知晓此事,说不定还有回旋的余地。
也许秦宰相能想出别的办法,或者能够劝说陛下再三考虑。
总之,北伐之事万万不可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