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汤入白瓷,可谓美不胜收。
外头天寒,烫人的茶水很快就冷却到了可以入口的温度。顾簪云抿了一口,抬眼看向身侧的萧昱溶,浅浅一笑:&ldo;如何?&rdo;
茶水清冽,茶香浓郁,元元煮茶的手法可以说是精湛。萧昱溶放下杯盏,扬眉笑了:&ldo;很好喝,特别好喝。&rdo;
顾簪云总觉得萧昱溶这是在敷衍,没好气儿地睨他一眼:&ldo;真的?有多好喝?&rdo;
&ldo;天下第一,无人能及。&rdo;萧昱溶真诚地看着她。
顾簪云被他逗笑了:&ldo;你倒是会捡好听的话说。&rdo;天知道因为今儿个一时兴起,结果在萧昱溶面前煮了碗茶,她有多紧张,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知道比往日练习的时候专注了多少。
一壶茶慢慢品完,萧昱溶看着顾簪云已经被冻得有些苍白的脸,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进屋了。
屋子里燃着三四个火盆,比外面不知道暖和了多少。顾簪云进了屋子,也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脱下斗篷帽子和暖手筒,她又坐回了榻上,抱着小手炉,舒舒服服地看着外头的雪景。
想了想,她又叫来了杜若:&ldo;去和厨房说一声,晚上吃龙井虾仁。&rdo;
话音刚落,萧昱溶便笑吟吟地唤她:&ldo;元元。&rdo;
顾簪云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心下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面上的功夫却还不得不做:&ldo;……你晚上可要留下来用饭?&rdo;
萧昱溶依旧笑吟吟的:&ldo;既然元元盛情相邀,那我就却之不恭了。&rdo;
顾簪云:&ldo;……&rdo;
冬日里天色总是暗得早,煮茶的时候天色还明亮得很,不过片刻就慢慢昏暗下来。待到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杜若便走过来,问顾簪云可要摆膳。
顾簪云点点头。
龙井虾仁是她听旁人说起的菜色,吃还是头一遭。颗颗饱满鲜美的虾仁带着龙井茶悠长清浅的香气,实在是妙不可言。酸菜鱼一道,柔软的鱼肉浸在酸酸辣辣的汤汁中,带一点微微的弹性,又柔软得仿佛一块豆腐般,夹得稍微用力一点就碎了。因考虑着萧昱溶是北方人,顾簪云便没叫饭食,反倒上了两碗面,不过上的是是南方做法的阳春面,细细的面条整整齐齐地码在白瓷碗里,浸在带点褐色的汤汁中,翠绿的葱花点缀其间,惹人喜爱。另有小菜若干,如槽鱼、腌萝卜等。
一顿饭用完,便该是回枕水居的时候了。萧昱溶和顾簪云告了辞,这才披上斗篷打起帘子出去了。
走出了一段距离,萧昱溶又忍不住回望。
雪已经停了。冬日的夜色深沉得如同化不开的墨,但透过院中树叶落尽的桃树,还能看见天色刚刚昏暗的时候下人们就挂在廊下的红灯笼。大红的灯笼在冬夜的寒风里轻轻摇晃,与屋内暖黄色的烛光一道,是最最明亮温暖的所在。
萧昱溶出来没带小厮,此刻他独自一人站在夜色里望着眠霞居的灯光,心里忽然浮上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像是惆怅,像是失落,却又混杂着一点浅浅的欢喜。
他的心里好像忽然空了一块。
忽然,一束暖黄色的灯光一点点朝他这边移动,到了近处,萧昱溶才发现原来是提着一盏灯的元元,他诧异地挑起眉,在看到灯光映照下没穿斗篷的她被冻得微微发红的脸庞的时候又转为了担忧:&ldo;你出来做什么?快回去!外面冷得很。&rdo;
顾簪云似乎是快步走出来的,此刻还有点轻喘,她平复了一下呼吸,将那盏带了暖黄色烛光的灯笼往他手里一塞:&ldo;天黑了,没有灯怕是不大方便,给你。我……我回去了。&rdo;
眉目矜贵的少年望了望快步走回院中的身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带着温暖光芒的灯,清贵矜傲的眉眼稍稍一弯,化作了数不尽的温柔。他低眉浅笑:
&ldo;元、元。&rdo;
作者有话要说: 萧同学毕竟这会儿算是早年丧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萧昱溶:???我有这么可怜?)
虽然没有家道中落,甚至身份高贵,不会受那些莫名其妙的气,但有时候还是会想家想逝去的母亲的……
摸摸萧同学的头
煮茶法来源于百度百科,陆羽《茶经》:&ldo;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rdo;
第21章夜出
临近年关,萧昱溶却是难得地沉默了下来。除去读书骑射,平日里不管做些什么,即便是连与顾簪云在一起的时候,也没有那么活跃了。虽然话都还是和从前一样说,但顾簪云看得分明,萧昱溶是为了不让她伤心而强打的精神。
这是怎么了?
顾簪云左思右想了几日,见萧昱溶还没有好转的迹象,最终还是忍不住道:&ldo;杜衡,你今日帮我去问问萧昱溶身边的小厮,看看……他究竟是怎么了。&rdo;
杜衡福身应下。
于是这日姑娘去女学的时候,候在外头的杜衡便去找了萧昱溶身边的小厮。
萧昱溶今儿个带来的是点春,一看到她就笑开了:&ldo;杜衡姑娘来了!是顾九姑娘有什么事儿还是您有什么事儿啊?您说给我,我一定转告世子爷,帮您把事儿办得漂漂亮亮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