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只剩一天的时间,相似的头饰恐怕难以制作出来,但是衣服,却是能赶一赶。
“先生,我们做我们素斋的斋服吧。”
“一天的时间,你们能完成?”姜意有些诧异,做十几套衣服,可是不简单的啊。
杨砚瑶心中已初有想法,对着姜意点了点头。
“现在放心,若是信我,你们只等明日巳时到斋内,我叫人送过来。”
杨家有制衣坊,因地方军服由地方监制,所以杨家的制衣坊中的人,是非常多的,而且做衣服快,最擅长按制式做衣。
“样式你想好了吗?”对于这个,姜意没有能提意见的地方。
“我们一起讨论如何?”
“那你们讨论便好,为师听听。”姜意撑着下巴看那一群拿着画笔的学生们,开始各种讨论。
她倒是没想那么多,有更好,大家穿得整整齐齐的,也精神。
“先生,我们来不及绣花了,你看看画个什么简单的样式,我叫人绣上去,作为素斋的标志。”
“样式?”姜意想了一下,噢噢,就是班级标志吗?
这个她知道,前面喜欢看视频的时候,经常看到那些个大神,在某音上炫技,一笔画。
这样想着,姜意下意识的拿笔了描了下。
杨砚瑶原以为,先生会画兰草之类的,作为素斋的标志。
结果却是字。
两个字连贯在一起,像是一幅画,又能读出是哪两个字。
“怎么样,这样可以吗?”姜意转头问道。
“可以了,现在这想法好,这样一看,就知我们是素斋之人。”
杨砚瑶惊喜的捧过那一张纸。
“我们没有时间了,不知诸位可否随我去制衣坊,量一下身量。”
“好。”已经是临近下学的时间,这些贵女极少有人是步行来的,大多都有马车,所以这里最穷的真的是姜意。
“先生跟我一架马车吧。”公叔红玉热情的邀请。
“现在跟我一辆吧,我们选一下刚刚讨论出来的样式。”杨砚瑶搂住姜意的胳膊。
姜意看着面前这一辆辆的马车,充满了古典美意,有华丽的,有典雅的,也有朴素的,各式各样。
而杨砚瑶的车架相对于公叔红玉的华丽,还有太平公主的高贵低调,她的竟相对素雅。
同是将门子女,公叔红玉就像是火,热情开朗,而她却有如同江南女子般的温婉,又有北方将门的霸气。
最后,姜意还是上了杨砚瑶的车,虽然她对学生们说的,什么“石榴”“千褶”“百迭”等裙子,心中无任何概念。
她只是一个要求,既然是斋服,那便因干脆利落,越简单越好。
这事情还是交给杨砚瑶来选择。
众人来到一个制衣坊,这里的与别处卖布料居多的布店不同,这里都是成衣,且以男子居多。
绣娘给她们一个个的量好了身量,就连太平公主也要做,虽然届时她可能不会穿。
“届时大家都到斋中,届时我们再一块过去。”杨砚瑶这个斋长已经当得像模像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