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残阳如血。
李川缓步走在雁云宫的长廊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在青石板上投下一抹孤寂。
他望着远方,天边那一抹酡红,像是晕染开的胭脂,又像是凝固的血色。
“还有时间,正好……”李川喃喃自语,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的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书籍入长安,不过是第一步棋,氏族门阀的反应,他早已了然于胸。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他要的,不仅仅是长安的震动,更是整个天下的臣服。
李川的思绪飘飞,回到了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时代。
那个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得惊人,一场战争的爆发,往往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
“师出有名,方能名正言顺……”李川低声自语,
他想起了后世那些经典的战争电影,那些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大众,更是为了塑造一种“正义之师”的形象,为了凝聚民心,为了让士兵们相信自己是在为正义而战。
“对,就是这个!”李川猛地一拍手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要在大炎,也打造出一部这样的“舞台剧”,一部能够点燃百姓心中火焰,一部能够消除所有反对声音的“舞台剧”!
他有笔,有纸,有这世上最优秀的工匠,他可以用文字,用图画,用戏曲,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去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大炎,关于他李川的故事。
这个故事,要让大炎的百姓相信,他们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他们不是为了私欲而战,而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战。
这个故事,要让大炎的百姓们明白,大唐,早已腐朽不堪,早已失去了天命;而大炎,才是这片土地上,新的希望。
这个故事,还要让大炎的百姓们相信,他李川,是天命所归,是带领他们走向繁荣昌盛的唯一选择。
李川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想。
他要将这个故事,打造成一个史诗般的巨着,一个能够流传千古的经典。
他要让这个故事,成为大炎的《荷马史诗》,成为大炎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成为大炎的《摩诃婆罗多》!
想到这里,李川的脚步变得更加坚定,他大步流星地朝着雁云宫的书房走去。
夜幕降临,雁云宫内灯火通明。
李川端坐在书桌前,桌上铺着一张洁白的宣纸,砚台里墨汁浓稠,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他手握狼毫,笔尖在空中微微悬停,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酝酿。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的画面:渭水之盟的屈辱,大唐百姓的苦难,大炎将士的英勇,以及他自己,那个被命运推上风口浪尖的楚王。
这些画面,在他的脑海中交织、碰撞,最终汇聚成一个清晰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战争,更是关于人性,关于命运,关于一个时代的变革。
李川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而锐利。
他知道,这个故事,将会是他手中最锋利的武器,将会是他征服天下的最强大的力量。
他要用这支笔,去书写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属于大炎,属于他李川的时代!
“殿下,夜深了,您该歇息了。”
门外响起了内侍的声音,打破了这静谧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