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一位探险者的自传故事 > 第14章 棺材(第3页)

第14章 棺材(第3页)

只见棺材底部铺着一层厚厚的湿灰,除此之外空无一物。我又接连查看了最近的几口,皆是如此。

“看来有人比我们先来一步,把里面的东西都拿走了。”杜涛咬着牙,一脸懊恼。

我不屑的笑了笑:“TMD,尸体都不放过嘛?大翻堂也不至于如此吧!”

再次望向别的棺材,电筒光线之下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挂在崖壁开凿出来的平台之上,

而我们所处的这个平台是一个比较大的平台,也是一个最矮的平台,

有些甚至都感觉在十几二十米之上的高度。

我笑着回头说道:“我们应该是在这座山的内部,

看这中空的高度,没想到这整座山的内部居然是空心的。”

我继续说道:“昨天遇上的大雾估摸也是与这地形有关,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雾的形成需要水汽、冷却和凝结核。

咱们所在的这个山洞,内部水汽充足,这些水汽顺着沟壑向上蒸发。

而山洞外面的温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夜晚,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温度急剧下降。”

蚊子打断我的发言问道:“你说水气啊,冷却啊,热胀冷缩啥的我还是听得懂。

你刚才提到一个词,什么玩意核,那是啥?”

我白了他一眼,为他解释道:“你问的是凝结核吧!

凝结核就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

这是雾气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汽要凝结成水滴或冰晶,需要有一个核心来开始凝结过程。

如果没有凝结核,水汽即使达到过饱和状态,也很难形成水滴,

因为水汽分子需要依附在这些微小的凝结核上,

才能逐渐聚集形成足够大的水滴,进而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雾。

一般分为两个来源,第一是自然来源:包括灰尘、花粉、海盐粒子等,

所以山中大雾的很多情况不言而喻可以通过该理论来进行深入思考。

第二是人为来源:主要是工业排放的污染物、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等。

在城市地区,这些人为产生的凝结核数量较多,

会影响雾的形成和特性,所以这就是城市里的雨滴有时候是带腐蚀性的原因。

人类活动产生的凝结核,如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以及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等,会在大气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

二氧化硫会被氧化为三氧化硫,再与水结合形成硫酸,氮氧化物会转化为硝酸等。

这些酸性物质附着在凝结核上,随着水汽凝结成雨,

就会使雨水的酸性增强,当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形成了酸雨。

酸雨便具有酸性腐蚀性,会对土壤、水体、建筑物甚至皮肤(可能会造成脱发,皮肤病等)等造成损害。”

我顿了顿,指了指四周,接着分析:

“山洞内部因为相对封闭,热量散发缓慢,形成了内暖外冷的环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