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是排列成长方形阵列的军方代表坐席,此时除了最前排还留有空位,其余的座位都已经坐满了军方代表。高级军官穿着军官礼服坐在最前排,眼睛里放射着自信和张扬的目光。
再往后不到20米,就是大凌河防线的前沿阵地。
会场四周,以及会场内,设置了多个电影机的机位。有的是固定机位,有的是杠杆式的,通过移动杠杆的一端,可以让另一端的电影机和人,小范围多角度自由移动,还有滑轨式的,通过推动滑轨上的小车,实现小车上的人和电影机的平稳移动。
远处的天空,已经升起了六个热气球,那是空中电影机位,在据空拍摄。
多家报社的记者已经游走于观众席和嘉宾席,开始了他们的采访工作。
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已经连接好了所有的话筒和设备,说话人的声音,不但可以通过扬声器传遍整个会场,还可以通过车载信号发射车,通过电波传给守在收音机前的无数听众。
9:50,全场起立,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驾临会场。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文渊阁大学士张翼、小德张、户部主事王廷钧、董福祥、刘永福、伍廷芳、施肇基、王宠惠等十名谈判代表,也同时到场。
在戈辉的引导下,他们都坐在了军方代表席的最前排。
电影机的镜头,照相机的镜头,都对准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两位陛下莅临,可见对此次受降仪式的重视。
10:00,受降仪式正式开始。
禁卫军9师43团,团长王松上校,阔步走到长条会议桌前,直接坐在了禁卫军一侧的椅子上,冷漠的目光严肃地看着走上前来的六个人。
鲁迪、洛里、沃克、鲁菲尔,以及一名英军翻译、一名法军翻译,表情凝重的走到长条会议桌前,坐在了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六把椅子上。
记者们的照相机,从各个角度,定格下了这个瞬间。
司会军官宣布第一项:分别由战败的英军代表和法军代表宣读投降书。
沃克在得到司会军官的允许后,站了起来,拿起事先准备好的,被禁卫军反复修改十多次的英文版投降书,一种从未有过的屈辱感,充满了他的全身。
沃克大声的毫无感觉的面无表情的读了一遍投降书。
一名英军的翻译站起来,用他那有些变味的汉语,把汉文版投降书又读了一遍。
鲁菲尔在司会军官的示意下站了起来,他表情平静,败了就是败了。他拿起法文版投降书,面无表情的读了一遍。
一名法军的翻译站起来,同样的变味的汉语,把汉文版投降书读了一遍。
司会军官宣布第二项:英法联军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鲁迪、洛里、沃克、鲁菲尔,捡起桌上准备好的战神版钢笔,分别在英文版、汉文版、法文版、汉文版的投降书上,战败一方的签名位置,签上名字。
记者们在不停的按下快门,他们想定格每一个瞬间。
司会军官的目光盯着四名禁卫军士兵,每人用一个长条小木盒,分别收走了四个人签字用的钢笔,直到士兵离开,他才宣布第三项:英军和法军代表,递交投降书。
沃克深吸一口气和鲁菲尔对视了一眼,两人同时起身,双手拿起两个版本的投降书,深深地弯腰,身体伸向桌面上方,双手递出投降书,就这样的姿势,保持了近三十秒钟。
让一个军阶比他们低很多的上校来接受他们的投降书,这是一个莫大的羞辱。
在滑轨上的电影机被推到很近的位置,镜头对准保持姿势的沃克和鲁菲尔。另一个滑轨上的电影机对准了一脸冷漠的王松。
记者们举着照相机,从各个角度不停的按下快门。
王松就那么坐着,一条腿压在另一条腿上,靠在椅背上纹丝未动,看了他们一会儿,然后才伸出一只手,很随意的接过投降书。
是不是羞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松并没有羞辱对方的意思,在等待的那一人儿,他想到了磐石村阵地,想到了许多已经牺牲的战士,投降书沉甸甸地接在手中,脑子里还是肉搏战时挥舞工兵铲的一幕。从来没想到自己今天会坐在这里,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活下来。
喜欢禁卫军请大家收藏:()禁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