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能告诉我你说个der啊!”关子阳心道。
“不过,你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安石公要我做何准备?”
“道家功法你已在身,现在你可以提前学习下儒家,以及佛家的经典。”
关子阳道:“三教之学,不能同修,这不是《论语》、《道德经》中都有讲述的吗?”
“我让你学你就学,哪来那么多废话。”谢安说完,起身而去。
“好了,我要去找你的两位红颜知己了,这会稽怎么说也是我的地盘,我还需尽到地主之谊的……”
见谢安真的说走就走,关子阳一时没反应过来:“让老子儒释道三修,自己却想着双修,好一个不要脸的谢安石。”
“啊喂,那两个可是我的……青蝉可是我的,还有一个是我师妹……”
赶紧追了出去。
众人在会稽住了一日,第二日便又动身回了建康。
回到建康,关子阳才想起,自己还让四叔等在客栈的。
关正德在客栈等了一宿,不见关子阳回来,虽然着急,可是偌大一个健康城,自己人生地不熟的不知从何下手,还不如等在客栈。
见关子阳回来,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关子阳对同行的谢奕道:“我四叔赶着回涪陵,老友答应我这工匠一事……”
谢奕道:“昨天我带了十几个工匠来,因为你没在,我让他们在乌衣巷谢家老宅等候,你们稍等片刻,我这便回去吩咐他们过来。”
谢奕还是很大方的。
工匠都是他们家中手艺一流的老师傅。
铁匠,木工,皮革,染工,陶工,果农,花匠,织工……一应俱全。
关子阳叮嘱关正德,到了关家好生对待这些手艺人,不要将他们当做下人,要当做宾客一般。
嘱咐他一定要让家中下人多跟他们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咱们学会了才是自己的。
谢奕虽没说借这些匠人多久,但是这些匠人都是建康人,人家远走他乡的,总是要回家的。
所以关子阳特别交代了,家中没人学会他们手艺之前,最好别让他们离开,学成之后,他们来去自由。
关正德到了码头,雇了一艘大点的船,便又从水路,回往涪陵。
送走四叔,关子阳回到客栈,和青蝉卫衣清商议,他们要不要先去租个民房来住。
老在这客栈住,钱虽然不是问题,可是人来人往的,也不清净。
关子阳至少要在这里待到明年三月初三的上巳节,等兰亭雅集结束之后,才有可能离开建康。
谢奕虽然邀请过他们去乌衣巷谢家老宅住,但是被青蝉拒绝了。
关子阳也猜到,青蝉服侍自己惯了,去了谢家,别人把她当做关子阳的姐姐,她反而没办法照顾关子阳起居。
所以关子阳还没开口回答,青蝉倒是先替他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