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公府气氛融洽,然而皇宫内却是鸦雀无声。
“皇上,如今季家父子三人,皆是手握重兵,不知道皇上作何打算?”
慈宁宫,太后低声开口说道。
明黄色龙袍的皇上皱了皱眉,“母后,他们乃是重臣。”
“重臣,不一定是忠臣!”
太后意味深长的道。
皇上抿了抿唇,并未说话。
太后也并不逼着他立刻表态,良久之后才道:“皇上,蜀王的前车之鉴,您未曾忘记吧?”
皇上眯了眯眼睛,“母后,儿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听说,国公府下个月初三便要迎娶淮南郡主。”
“嗯,此事朕也知晓,国公府三代将臣,护边有功,朕必不会亏待了他们。”
“哀家有些乏了,皇上若是无事,便回去吧。”
皇上站起身,恭敬的行礼道:“母后好好地歇息,儿臣告退。”
翌日早朝,天色灰蒙。
文臣和武官分立于金銮殿左右两侧,揉眼睛的揉眼睛,打呵欠的打呵欠。
没办法,天气是越来越冷了,他们上早朝的时辰却是不变,起这么早,难有不瞌睡的。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太监例行公事的尖细之声,回荡在众大臣耳畔。
“皇上,臣有本启奏。”
一个粗犷的声音开口。
“准奏。”
“皇上,臣年事已高,还请皇上允臣做一个闲散之人,收回臣手中兵权。”
一句话,好似惊雷,原本迷迷瞪瞪的众位大臣,全都睁大了眼睛,一个个如铜铃般的大眼,集中在跪在地上的季常身上。
他们说好的弹劾呢?谏官,向来都是他们文臣包揽。什么时候武官这么的有脑子了?
拥兵自重!惹人猜忌!晚节不保!
只懂得舞刀弄棒的武夫,竟然也知道了这样的道理,这是对他们谏官的藐视和宣战!
你要交兵权就交兵权,天底下哪有这么随心所欲的事情?
“皇上,国公爷老当益壮,臣等人为,兵权在国公爷的手上,才能保帝国安宁,叫百姓们安居乐业。”
文臣中走出一人,沉声道。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