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徐蓁蓁的咖啡屋,二楼
徐蓁蓁已经在坤记和白新生对面坐了下来,安小海很自然的坐在了徐蓁蓁身边;坤记和白新生见安小海坐下,也停止了研究图纸。
“坤记,白前辈,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有一些!”白新生深吸一口气,挑出了几张照片和几张图纸在桌面上展开:“是这样的,通过对这些吊装设备图纸的研究,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下面几个结论:
首先,仓储区内部肯定是不分层的,整个仓储区就是一个巨大的单体仓库,而我们在外面观察到的楼层,一部分是欺骗性的伪装,另一部分是一些特殊功能区域;
比如说监控控制室、吊装设备操作室、安保人员休息室等等;
这套特殊吊装设备的轨道是铺设在建筑物顶部的,为了提升效率,它分成了六个区域,每个区域相对独立;
这也就是为什么仓储区会被划分成A-F六个区域;
至于地下部分Z区则没有使用这套吊装设备,但靠近中间的D区和最靠里的F区有一些特殊,这个一会儿再说;
其次,这套特殊吊装设备的运行逻辑是这样的:
仓储区所有货物的堆叠信息会事先输入到吊装设备的控制系统里;
当需要存取物资时,只要在控制端输入需要存取的物品相对应的编号,吊装设备就会自动运行。
我们在仓储区里随便拿一个区域来举例说明。
比如说A区。
A区内所有货物堆放的位置,会在系统里生成一个三维坐标,X轴的单位我们用abcd来表示,Y轴的单位我们用大写的ABCD来表示,Z轴的单位用1234来表示;
现在我是一个客户,我要去看我的藏品,我的藏品在系统里对应的位置是bC3;
在我到达前,吊装设备操作员会在控制终端输入bC3位置的取货命令,吊机就会自动运行到bC位置放下吊钩;
吊钩会刚好停在bC3所在的位置,而仓储区的操作员们,只需要将吊钩挂在bC3的底板上就可以了;
因为bC3上面还堆叠了bC4版块,所以,吊装设备会将bC3和bC4板块一起吊起来送到指定的位置;
也就是相应的隔间,此时,隔间顶部是拆卸掉的,bC3和bC4板块就是从顶部悬吊过来放到那儿的;
最后,吊装设备会将bC4板块吊走,隔间里就只剩下了bC3板块,这时,只要再把隔间的屋顶归位,就可以让客户过来查看了。
隔间的操作也是通过机械操作来完成的,并不需要人力干预,而且是与吊装系统联动的;
客户看完后,用同样的方式归位,整个操作就完成了。
也正是因此,客户想要查看藏品,必须提前很长的时间预约,而且经常会出现预约已满,需要改天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整个操作比较复杂,再加上隔间的数量有限造成的,港方对此的解释是人流过大;
客户并不会因此而感到不满,一方面是因为港方将这种情况解释成了安保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与客户的特殊需求有关。
在这里存放藏品的客户,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希望自己的身份曝光的。
至于仓储位置和客户的身份对应,是存在另一套系统里的,两套系统互不影响。
也就是说,操作吊装设备的操作员只知道他正在操作的区域编号,并不知道这个区域的藏品究竟是什么,又是属于谁的。
对于根据这种要求设计出来的吊装设备而言,效率并不是第一位的,排在第一位的是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小海提出来利用机器运转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物品存放的具体位置,是完全可行的。
吊装设备运作时,几乎所有操作都是由计算机控制完成的,吊机上升下降的速度以及左右横移的速度,都是恒定的;
只要能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来吊机的具体动作,就能精确的计算出货物堆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