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染血的靴子,在副将的眼前,抬了起来,继续朝前走去。
他匍匐在地上,小心地抬头看去,燕王的玄色披风,随风而动,挺直的背影,沿着大殿下的玉阶,拾级而上。
太后端坐在寝殿正位,雕花楠木的寝殿大门对外敞开着,她身披华服,宽大的袖袍遮住了放在膝盖上的手,镇定地看着殿外陆陆续续守在门外兵甲们,似乎是在等着谁来。
不多时,丁零当啷的盔甲声,乱而有序的脚步声,在门外越来越响。
燕王迈着步子,穿过深深的院子,来到了这座熟悉的寝殿门口,看着寝殿正位上,端端正正坐着的老妇,微笑道。
“母后,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太后捻着手里的佛珠,一颗又一颗地拨着,垂眸道:“燕王,好大的阵仗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王跨过门槛,走进了这略显昏暗的寝殿,一股潮湿陈旧的檀香木味,让他皱了皱鼻子。
“母后,皇兄吊死了,您知道吗?”
太后捻着珠子,垂眸不说话。
“您不去看看么?”
燕王的目光,扫在太后苍老的脸上,纵使一身华贵珠宝,也难掩她的暮气。
“人总是要死的,看与不看,又有什么分别。”
太后半眯着眼睛,松弛的嘴角,牵动着脸上层层叠叠的皱纹,声音干哑道。
燕王淡淡一笑,道:“到底不是亲生儿子,太后这些年吃斋念佛的修养,可是越来越高了。”
坐在圈椅上的太后,抬起眸子,朝燕王看去。
昏暗的宫殿里,燕王站在殿门口,院外的光打在他的背影上,显得身影宽阔,颇有些先帝当年的模样。
她叹了口气,缓缓道:“燕王,你来找哀家,不是为了叙旧吧?”
君臣父兄之间的感情,稀薄得如同殿内幽幽飘着的檀香,又陈旧,又缥缈,还有些难闻,但是,终究让人感怀。
檀香总有味道散去的时候,剩下的只有血淋淋的刀光剑影。
生在帝王家,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实在是怪得厉害,既刀刃相向,又残存了那么点让人厌弃的温情。
“母后这话说得真是伤人,这么多年未见,连叙旧也不想同儿臣叙一下吗?”
太后不语,燕王也就这么等着,片刻后,她缓缓开口道:“陛下已经吊死了,如今,你的亲人已经没有几个了,你虽然不是哀家亲生的,哀家勉强算得上一个吧?”
“为难母后还愿意认儿臣。”
燕王面露苦笑。
“那你想要哀家做什么呢?”
太后终于开口了。
燕王面沉如水,凝视着眼前的这个垂暮老妇,上前两步,掀袍跪下,缓缓道。
“如今,佑帝已死,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儿臣不孝,今日斗胆冒犯母后,恳请母后为天下社稷着想,传位于儿臣。”
太后缓缓睁开双眼,低头看着跪在自己眼前的燕王,厚重的盔甲下,裹挟着厮杀后的血气,神情刚毅,语气却诚恳至极。
虽然脸上也已经被岁月风霜洗刷过了,但是,依稀可以找寻到少年燕王的些许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