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海上军力世界排名 >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第1页)

五、哥本哈根海战(180142)

正如纳尔逊所料,4月1日夜里风向转成南风偏东,进攻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次日上午7时半他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9点45分至10点15分之间,所有舰只全部起航,以间隔300码距离组成战斗队形。当舰队开始接敌攻击时,波罗的海的领航员们想到马上就要进入炮火之下而恐慌起来,拒绝指挥驾驶。舰队的一位航海能手志愿引导纵队。英国舰队仍处于慌乱之中,两艘舰撞上了浅滩。另一艘发现自己不能驶到中地滩的上风。这样从一开始,纳尔逊的兵力就减少四分之一,他的火炮优势也由6比5降至5比55的劣势。英国人勇敢地在静默中前进,这是他们进入战斗的习惯。北边,帕克的舰船顶着风,前进速度很慢,但里欧的快速帆船却进入了特里克罗纳东北的阵位,并重创了丹麦防线最北端的一艘舰。

3艘舰的损失使得纳尔逊在最后一分钟改变了计划。现在由&ldo;埃德加&rdo;号领头,然后每一艘舰从它的舷侧通过并在它前头锚泊,结果队形顺序颠倒了过来。这样,没有一艘英舰面临整个敌人舰队的炮火,如同在尼罗河一样,每一艘敌舰的第一次射击将遭到每一艘英舰第一次射击的反击。丹麦人首先开火,8时半战斗达白热化,一直到下午2时也没减退。纳尔逊写道:&ldo;这儿没有机动:这是彻头彻尾的战斗。&rdo;

帕克在&ldo;伦敦&rdo;号上观察着这场互相残杀,变得越发惊恐。他与他的旗舰舰长奥特韦商量是否停止战斗。奥特韦舰长坚决反对这样的意见,并提出,作出决定之前愿坐小船去与纳尔逊商量一下。帕克同意这一建议。然而奥特韦还没到达&ldo;大象&rdo;号,帕克就于1时半发出信号:&ldo;停止战斗。&rdo;纳尔逊起先不理睬这一命令,只发一个已接到命令的信号,同时询问他自己的近敌作战命令是否依然挂着。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纳尔逊将望远镜放到那只瞎眼上,对&ldo;大象&rdo;号舰长说:&ldo;弗利你知道,我只有一只眼睛‐‐我有时候是看不见的。我真的看不见信号。&rdo;纳尔逊的舰船谁也没有回答或服从帕克的命令。北边,半独立指挥的里欧不得不服从命令。他一边遗憾地开始撤退,一边说道:&ldo;纳尔逊将怎样看我们呢?&rdo;隔了一会儿,一发炮弹将他截成了两段。

在这种情况下,纳尔逊完全有权闭目不见。纳尔逊的舰船要从来路撤退完全不可能了,因为他们正好顶风。唯一退路就是穿过丹麦人的障碍船封锁线和大家都认为对其进攻要冒很大风险的特里克罗纳炮台。因而只有取胜,纳尔逊才能脱离现在的处境。

大约两点,丹麦人的炮火开始减弱。很快,纳尔逊给岸上送了一封最后通牒:&ldo;致英国人的兄弟丹麦人。如果不再抵抗,纳尔逊勋爵受命宽宥丹麦。但如丹麦方面继续射击,纳尔逊勋爵将被迫放火烧掉所有缴获的流动炮台,并无权挽救曾勇敢保卫过它们的丹麦人。&rdo;写这封信的时候,纳尔逊特别仔细,甚至封口都盖上了自己的私章,而不用封缄纸‐‐那将隐含着匆忙。虽然他的对手并不像信中所说的处于无望的境地,但他的恫吓起了作用‐‐可能因为丹麦人刚收到沙皇保罗被暗杀的消息,认为俄国将很快退出武装中立同盟。丹麦人同意在14周内向英国舰队提供物资,在此期间,他们的舰船还不能出海。丹麦人也同意退出武装中立同盟。

纳尔逊敦促帕克马上继续进攻塔林的俄国舰船。他甚至主动提出带一支小分遣队去搜寻俄国和瑞典舰队。这一建议毫无作用,帕克似乎抛开了一切,他坚持等待英国政府的新指示。

最后,受挫的纳尔逊请求回国休假。帕克愉快地同意了,为甩掉一个常惹不愉快的下级而松了口气。5月5日‐‐海战之后一个月,伦敦的指示令两位司令大吃一惊:帕克被召回伦敦,纳尔逊留在波罗的海指挥。

第二天,纳尔逊启航驶向塔林,但帕克的延误使他失去了机会。三天前冰就化了,俄国舰队安全地撤回喀琅施塔得。

图16哥本哈根海战(180142)

图16哥本哈根海战(180142)

六、亚眠和约

虽然纳尔逊对俄国人的进攻太晚了,没能摧毁俄国舰队,但这关系不大。随着新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登基,俄国人的立场发生了转变,武装中立同盟消亡了。当纳尔逊在塔林登岸时,他被当作&ldo;年轻的苏沃洛夫&rdo;那样受到欢迎。回到英国时,他再次成了当代英雄,爵位又提高了一级,成了纳尔逊子爵。

随着武装中立同盟的瓦解,英国再次封锁了拿破仑,使他失去了主动权,英国的海上力量变得更加强大。战争开始时,英国皇家海军在编15万人,到1801年底,增到133万。皇家海军的战舰由135艘发展到202艘,快速帆船从133艘发展到277艘。同时,法国海军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强,剩下的舰船很少能适应海上行动。这场战争的影响使两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英国的许多地方人员短缺。几乎人人从心里厌倦战争。亨利&iddot;阿丁顿的新内阁不知道战争再打下去如何赢得胜利,所以急于求和。

拿破仑也同样地急于和平,但却是因为其它的原因。他希望在谈判桌上获得武力所没获得的东西。因而,当他注意到了英国的秘密提议时,他准备接受。然而,作为一个谈判能手,他利用敌人的弱点而藏起了自己的弱点‐‐第一执政在外交方面,与指挥军队同样内行。1801年10月1日预备协议签订后,英国人开始急速裁军。在以后的谈判中,拿破仑婉言否决了以前讨论中的口头协议。结果,因匆忙裁军而失去讨价还价能力的英国不得不交还许多赢得不易的海外征服地。当那些头脑清楚的人可能嘲讽&ldo;超乎理喻的和平&rdo;的时候,举国欢欣淹没了那些对前途抱悲观主义的人的声音,回到欢快的和平生活之中的英国人不需要&ldo;预言战争的祖先训戒&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